独家 | 创建城市“蓝绿走廊”——道路景观雨水收集和利用
随着城市化和“城乡一体化”建设发展的推进,国内道路路网呈现出快速扩张、发展的态势,土壤与地表间进一步被钢筋混凝土隔断。而道路路面雨水径流是城市地表径流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径流污染是城市水体污染的主要来源,是仅次于农业污染的第二大污染源。
有效利用城市道路绿化带来收集地表径流,能起到减缓洪涝灾害、控制道路径流污染、改善道路绿化带生态环境等作用。如何对雨水进行收集、过滤、利用,将城市道路地表径流进行更充分、合理、有效的利用,将其成为道路可持续景观生态的一部分,现已成为城市道路景观建设的重要课题之一。
1、道路绿化带水资源的利用现状
道路及绿化带水资源的主要来源是降雨。
雨水降落到道路路面后,地表水便携带着聚积在路面上的尘土、渣滓、各类污染物,通过地表径流流入绿化带、河道和城市水网系统中。 绿化带中的雨水通过地表径流和土壤渗水两种形式。(图1
(图2:直接排水至排水沟)
道路和绿化带中的地表径流经排水沟最后流入河道、湖泊中,造成“资源性水”的污染和损图2)。
或因道路路面与绿化带排水关系不明确,造成土、沙容易排到路面造成交通隐患,或路面排水至绿化带造成绿带草坪积水等,同时影响整体景观效果(图3)。 (图3:路面与绿化带排水关系不清晰)
道路和绿化带的雨水降水量是非常巨大的,是城市水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现有的排水形式造成周边水环境、水生态直接或间接地受污染,不但水资源浪费严重,同时也造成景观缺乏生态低碳性。
2、道路景观雨水资源的收集
随着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推进,水资源危机与水环境污染日益严重的问题,使人们更加重视道路及绿化带的雨水资源收集和利用。20世纪90年代,美国、德国和日本等国家在相关理论和技术上已日趋成熟,进而成为该领域内世界最先进的国家。如今,国内的雨水收集理论研究也取得较大成就,成功的案例不断出现。
通过对国内外理论、技术、案例的分析研究,现对道路雨水资源收集形式进行汇总,并提出自己的优化方案。
2.1常见道路景观雨水收集形式
主要的道路雨水收集形式有以下几种:卵石沟、浅草沟、生态滞留池、雨水湿地、雨水花园。(表1)
表1:常见雨水收集形式比较
结合现阶段道路景观的雨水收集实例,以及常见的雨水收集措施,根据“收集——引导——沉淀——过滤——生态——景观”的思路,提出一种较为完善的雨水收集利用优化方案,从而更充分、合理、有效的进行道路及绿化带雨水的生态景观再生利用。 将道路绿化带水景观通过系统的雨水收集脉络,实现其在景观应用中真正改善绿化带生态环境和城市水体污染问题,切实将雨水的收集、利用运用到城市生态建设中去。
3、雨水收集景观的营造——张家港新泾路绿化景观工程
道路水域景观的营造是雨水收集的主要方法之一,将有限的水资源通过不同的处理手法和处理阶段,实现道路雨水收集景观的营造。通过对张家港新泾路绿化景观工程中雨水收集的措施及景观营造的效果体现,来进一步阐述道路景观中雨水收集的营造形式。
新泾路位于江苏省张家港市东城区,西起汤桥路,东至北环路,属城市片区主干道。道路全长4.7km,道路两侧绿化带宽度30m-70m不等,中央隔离带宽3m或6m,绿地总面积约35万㎡。(图4)
(图4:区位平面图)
基地内地势较为平坦,高差变化较小,同时周边水系丰富,并与多条河流交汇。(图5) (图5:水系分布平面图)
在生态城市建设的指导下,我们提出了雨洪管理理念,从“生态、低碳、易养护”的原则出发,发挥道路绿地雨洪阻滞、净化、储存的生态功能和景观效果。
设计利用周边丰富的水资源,通过对基地内的零星水系的整合,与周边水系相连通,突出水生景观和水体伴生景观的营造。借鉴国内外成熟的理念和技术,沿线因地制宜地布置浅草沟、生态滞留池、雨水湿地、雨水花园等雨洪管理设施,凸显道路绿化景观的生态低碳功能和可持续发展特征,再现江南水乡风韵。(图6、图7、图8、图9
(图6:浅草沟)
(图7:生态滞留池)
(图8:生态雨水湿地)
(图9:生态雨水花园)
从提升城市道路景观生态功能的角度出发,从生态层面和景观层面上,将新泾路景观融入城市的生态绿廊建设中去,将其打造成别具一格的水韵、生态、景观长廊
4、结语
道路雨水收集与利用在城市水生态可持续发展中显得尤为重要,通过相关技案例分析,望对城市道路生态景观建设起到一定的引导作用。作为道路景观专项设计,我们有必要在其设计上增加雨水收集理念,使后期能更大限度地发挥景观生态效益。
4.1“改排为收”的道路雨水收集理念。
道路及绿化带的直接排水,造成水质污染,水资源流失。因此,在道路绿地中建设雨水收集景观,正是在传统管道排水的基础上,强化了绿地蓄水滞水的功能[3]。道路雨水收集既符合城市道路生态景观和后期管理便利的要求,同时也满足了城市可持续发展战略。
4.2改变传统设计理念,推进雨水生态建设。
2014年11月2日,国家住建部发布了《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为城市雨水资源的利用和生态环境的保护建设提供了理论支持和技术指导。我们应改变传统的园林设计理念,在道路景观建设过程中,提高城市道路雨水收集生态建设,增加城市蓄水能力[4],进一步将景观“视觉效果”提升为景观“视觉效果+生态效益”。
城市“绿色建设”效益的体现是一个缓慢的过程,在道路生态景观建设不断提高要求的同时,我们相信它定能逐渐显现其生态、环保效益。
湖南恒天然新材料有限公司 0731-85182909
- 上一篇:海绵城市设计标准图集! [2015/11/14]
- 下一篇:彩色防滑路面应用领域 [2015/9/17]